中药,原来这么美
有的人悟性极高,无师自通,其教书先生见到他都恨不得拜此学生为师,比如小时候的老子,谁有能力作他的老师呢?比如六祖慧能,少时一句金刚经开悟,从此天地之间的学问没有他不知道的关于中药的图片。学问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谁能解释的清楚。你要没有这般根器,就老老实实的学习吧。
乾隆皇帝的御医黄元御自幼聪慧,本来一心考取功名,后患眼疾被庸医误治使左目使命关于中药的图片。从此舍仕途而入中医,半路出家后竟然技压群芳,为乾隆治好了太医院治不好的病。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年轻时根本无心学医,后由于母亲的胃病而群医无策,年轻的丹溪先生干脆放弃仕途自学成才,苦读素问,五年后后竟亲手治好了母疾。经方派大家许叔微曾经也是大秀才,一场疾病让他眼睁睁的看着父母死去而束手无策,从此他弃文从医终成一代宗师。上述这种秀才改行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很佩服这些秀才的读书能力关于中药的图片。自古秀才走两个极端:一是沦为左琴右书,高谈虚论者,此等口中虽有千言,实则百无一用,这有点象现在股市里靠出炒股书或股评赚钱者。另一个极端就是由书入道,从此具备了超强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书只是文字的载体。文字只是思想的阶梯,就像是渡你过河的小舟,目的是河对岸,而不是过河的工具。想学中医就必须在四大经典上下一番苦功夫,这是伟大的古来圣贤为后世子孙所做的诺亚方舟。古文的确难懂,我们这个时代比朱丹溪、许叔微哪个年代更难懂,但再难懂也不是不能懂,古印度达摩的师傅对达摩说中国人都有大成智慧所以达摩才到中国来传法。日本得到黄帝内经太素时把之奉为国宝,我曾今想过日本人怎么学中国的医古文?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法正确的翻译出来,一是文字中我们很多都不懂,二是很多书上的概念日文里没有。所以我的结论是日本人要想学中医,他必须先学成中国通,而后再用中文学内经。你看日本人都不怕,我们怕什么?
南宋 - 李唐 -《炙艾圖》
TABG:生活模拟器模拟人生2夜生活健康设备生活启示录剧情肠胃健康简笔画生活田健康美工常识餐饮的常识党员生活作风美国人性生活安全健康时尚生活化妆品健康之路脾胃健康成长作文洗手小常识文化常识选择题生活配套